为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10月13日,由社会科学处、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亚太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845期社科大讲坛在长清湖校区第一报告厅开讲。本次社科大讲坛特别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韩东育教授担任主讲人,做题为“东亚近代转折点上的中国与日本”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院长毛锐主持,由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孙立祥点评。学院副院长燕生东、赵树国,党委副书记鲁法军,学院东亚史研究中心主任李云泉,中国史系副主任刘志鹏,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蕾,青年教师董文强等以及300余名学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韩东育教授以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为切入点,指出如今中国虽然变化巨大,但欧美对中日的看法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改变。韩教授指出中日交流自古以来较为方便和频繁,并展示了一张“日本海左旋环流”的图片,从水文地理视角着手分析,指出日本海两岸人民可以借日本海环流之力顺利到达彼岸,这一来自大自然的动力促进了双方互相交流。韩教授继而对费正清、西屿定生、马丁·雅克为代表的学者们的东亚事务表达进行了深入分析,不仅使同学们对东亚事务有了初步了解,而且体会到了中国古代文明对周边地区的深刻影响。随后,韩先生对清末和战后两个重要历史节点进行了重点解读,首先对清廷的“本末体用论”和中国近代学者的“认同分离”两个概念进行了精细的解释,指出正是复杂的混编剧码和政客党派的飘忽不定导致清廷内乱、价值崩解、秩序坍塌、权力再分。紧接着,韩教授将观察视角转向日本,详细评介了“体用不二”下的日本设计——富国强兵、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并通过《五条御誓文》和《大日本帝国宪法》对“认同合一”下的日本设计进行具体讲解,通过清水唯一朗的研究来说明“认同合一”下日本凝聚力的形成,通过中日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当“体用不二”与“体用不一”遭遇、当“认同合一”与“认同分离”对决时,“体用不一”、“认同分离”的清廷必定失败。韩东育教授还以图片形式展示了战后以来,中国如何迅速恢复与高速发展,美、日如何联手抑制中国崛起。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和“萨德导弹”问题,韩教授认为还是要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最后,韩东育教授将百余年来形成于东亚地区的、以熔铸东西文明优点为特征的概念模式、行为模式和制度模式提炼总结为“第三种文明”。
在讲座提问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看待日本在转型过程中仍能保持自己的文化”、“未来中日能否在平等基础上消除宿怨”等问题,韩先生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并不无感慨地说:“传统力量在看不见的地方流动着,中国需要向日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中日矛盾十分复杂,中日关系正在回暖,相信两国能处理好两国关系。在点评环节,孙立祥教授盛赞这是一场有高度、有深度、思想深邃、高屋建瓴的精彩讲座,也是一场言必有据、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高水平讲座,令人茅塞顿开、振聋发聩、有醍醐灌顶之感,真正让广大师生领略了名家风采,共享了一场学术盛宴。
最后,毛锐院长也对韩教授的讲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韩校长将历史解读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和思想层面,着实难能可贵。他殷切地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韩东育教授的治学理念和分析问题的大视野、大思路。此次讲座不但使在座的广大师生对东亚近代转折点上的中国与日本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新时代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讲座在热烈的掌声和温馨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韩东育,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委、东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和博士后。主要研究东亚思想史、日本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多项;获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文科)一等奖、二等奖多项;多部著作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其中仅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哲学研究》三大顶级学术刊物独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审稿人:鲁法军、孙立祥